投資中國就會雙贏

翊君/時事評論員


很多時候看外媒的經濟評論,其中一個熱門話題就是世界經濟未來是不是仍看重中國。自改革開放以來,中國市場不斷對外開放,多年來被各國視為最有發展潛力的市場。但受政治因素及意識形態等影響,這種經熱政冷的奇怪現象也許難以持續。那麼到底要擺脫中國市場的依賴,抑或加大對中國的投資,是一個討論多時的話題。

最近在網上有兩個信息,值得大家去細看。第一個是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於推特帳戶發布圖文,講述德國企業與中國的合作。這張圖梳理了近期伴隨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的12家德國企業代表,他們所屬公司在華的業務和經營情況。這些企業不少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國際巨企。例如運動品牌阿迪達斯,在2021年的財政年度在大中華區銷售額達到45.97億歐元;知名藥廠拜耳集團,在2021年的財政年度在華銷售額達38.56億歐元;著名電子機西門子:2021財年在中國市場營收82.32億歐元。除了龐大的營業額外,還有德國最大的化工企業巴斯夫集團、著名汽車企業寶馬等,都正加大在華的投資。簡單來說,就是一眾德國企業非常重視中國這個大市場。

另一個信息是關於日本著名企業佳能。日前開幕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,佳能(中國)的董事長小澤秀樹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表示,自中國加入世貿之後,佳能對中國的投資累計超過約50億元人民幣。從結果來看,投資中國使佳能獲益了,我們是贏家。對中國來說,中國也獲益了,中國也是贏家。而在今年進博會中,佳能展出了打印、影像、醫療、產業設備等四大業務的尖端技術和產品,在亞洲首發的部分產品及解決方案也齊聚亮相。從佳能的部署來看,看得出該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重視。

上述企業的行動顯示出甚麼呢?就是他們看好中國巨大的市場規模。

生意人的身體是最誠實的,能有錢賺有發展便願意投資,德國和日本知名企業不斷加大在華的投資,便是對中國的未來投下信任的一票。一味政治掛帥,將所有問題政治化,根本是有違市場規律。近年美國對華實施各種經濟制裁,旨在打擊他們眼中的所謂潛在對手,口號說得漂亮,結果是影響不了中國的經濟,反而令國內經濟情況轉差,失業通脹問題難以解決。新時代的國際形勢,就是要共同發展,共創雙贏之局。從德國和日本企業對中國市場的投資情況,便是一個明證。

(本文不代表《今日正言》立場。如轉載請註明出處。)